点击观看视频
“白术种植一定要防涝,这里面的石头一定要扒出来,因为石头会压住白术,影响它的生长。”1月21日,在印江自治县罗场乡白术种植基地里,技术员宋向磊一边向村民讲解操作要领,一边示范着。
冬闲人不闲,田间种植忙。连日来,在印江自治县罗场乡广东坪村的田间地头里,几十名工人正迎着冬日的暖阳忙着起垄种植白术。据了解,白术在印江是第一次种植,位于梵净山区域的罗场乡被列为种植的首选。从去年10月底开始施工以来,目前任务已经完成过半,预计今年2月底全部种完。
罗场乡广东坪村海拔1160米,植被条件好,很适合白术的生长。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分生白术、土炒白术,别名于术。
“我们公司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来种植白术,主要是看中了梵净山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在这里种植白术,可以延缓2到3个月的采收期,这样我们种植的质量就会有保障。”据宋向磊介绍,他所在的贵州岐黄中医针药研究有限公司在2024年通过招商引资来到印江,看中了梵净山区域冬短春长、气温稳定、土地肥沃等特点,一次性在罗场乡签订了20年的土地流转合同。
在种植现场,村民们分成起垄和播种两大小组,起垄组负责把土地规整成块并把土里的石块清理出来,播种组用小型播种机把种子种入土里,大家分工协作忙碌而有序。
据介绍,贵州岐黄中医针药研究有限公司不仅在印江罗场乡种植,同时还在印江天堂镇、沙子坡镇种植白术,共计1300余亩。白术的生长周期为一年,按照往年种植收购情况,白术亩产在2至3吨,单价35元每斤计算,2025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白术的根鲜的时候可以达到35元一斤,像这样一个行情,按照一亩地2吨的产量来计算,每亩可以达到5万到7万的收益。”宋向磊在种植现场介绍道。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就业。白术种植也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今年63岁的合群村民陈祖秀在基地已经干了两个多月,每天80元的工资加上一餐的工作餐,陈祖秀觉得很是满意。“我们这样的年纪,外出打工都不行,所以在这基地上班很满意了,而且工资也有保障。”她笑着说。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罗场乡坚持以农为本,注重农业强基,以“强村富民”三年行动为抓手,围绕“三带”产业发展布局,答好产业发展“富民答卷”。
“罗场乡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市场主体,发展中药材产业,目前全乡已发展黄精,前胡,丹参,白术等各类中药材五千余亩,能够有效地盘活资源,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印江自治县罗场乡乡长卢旭峰说道。(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志权 小视频/ 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