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来临,缠溪镇枫香坪村兴发养殖场群山吐翠,山花烂漫,在海拔900多米、坡度超60度的后山上,茂密的灌木丛下不时传出群猪拱食,牛羊奔走的声响。每天清晨和傍晚时分,背着玉米粒“口粮”的“猪司令”兴发养殖场负责人代礼发出一声呼叫,成群的跑山猪从茂密的灌木丛中四处窜出,把主人团团围住,抢食玉米粒。
2015年,缠溪镇枫香坪村因地制宜,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成立兴发养殖场。2016年,该村致富带头人代礼发带着外出务工10多年的200余万元积蓄来到香树坪村,看着偌大的林间只有几十只牛羊,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当地独天得厚的自然优势发展好养殖场。在经过细致考察和思考后,他将圈养的两头母猪和育肥猪放归了山林,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放归林间的母猪竟与山中的野猪杂交,几个月后带回了24头仔猪,于是代礼发决定,围山搞养殖。
在喂养中,该养殖场一边向围起来的林场内继续购进种猪进行繁殖,到2018年,养殖场通过自繁自育规模达到了300余头。规模上去了,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发现了散养猪与圈养猪的区别,摸索出一条建塘散热,促进消化,散食投喂,提升肉质的生态养殖之路。
“我们养猪场林地面积共1500亩,跑山猪饲养和传统猪相比,我们的饲养成本更低,猪每天在山上跑,运动量大,所以肉质更加细腻紧实,肥而不腻,深受顾客喜爱。”兴发养殖场工作人员黄龙彪介绍。
在兴发养殖场的1500亩林下农场里,树林中松树、楂树、野生猕猴桃等十余种能结果实的树种,每年结出果实都成为了林下猪、牛、羊的“零食”。
但单靠猪在林中自食野果那点“零食”,获得的生长养分肯定是不够的,养分还得靠每天的两锅熟食来获取,为此,每年除了种植部分专供猪食用的猪草外,该养殖场都要向周边的农户收购三四万斤红薯藤、南瓜等猪食材。
每天早上只要兴发养殖场工作人员安必顺背篓里传出玉米粒的声音,山上的小猪便会回到固定地点等待投喂,当被问及喂养方式时,安必顺说:“我们一天喂两次,早上是喂玉米粒,下午就是喂熟饲料,苕叶等,附近村里村民种的红薯、红薯藤、瓜瓜等,我们收来下午就煮了喂它们。”
目前,兴发养殖场1500亩的林下农场,俨然成了一座天然的家畜乐园,家畜在山中随意跑动、觅食,既能锻炼,也能减去多余的脂肪,肉质比圈养的更紧实,吸引了四川、江苏等地的客商慕名前来订购。
“今年我已经卖了200多头猪,卖了四十多万,主要销往四川巴中,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本县的顾客也定了三、四十头。”兴发养殖场负责人代礼发满脸笑容的说。
如今,“跑山猪”的养殖不但解决了大山深处土地撂荒问题,还帮助了未外出务工的村民实现就近就业,“跑山猪”养殖项目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真正将绿水青山打造成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我们村集体经济投入兴发养殖场,从2017年以来投入了90万,分红有15万左右,带动困难户就业有13人。”缠溪镇枫香坪村党支部书记杨军介绍。
近年来,缠溪镇积极探索将当地生态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利用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探索围林养殖,闯出一条林下多元化生态混养之路。(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超超 邹雪庆 )
助农联系人:代礼发
电话:180835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