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后,天气干燥、植被枯萎,是森防防火的关键时节。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好辖区生物多样性,眼下,印江对梵净山保护区加强了一线防控力量,巡护频度密度大幅提升,坚决防止火源进山入林,全力护航辖区野生动植物安全“越冬”。
地处梵净山核心保护区的印江自治县罗场乡岭峰村,不仅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灰鹭的栖息家园,村内更是生长着上百棵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树种,银杏、榉木等古树名木大树,植被茂密,生物成群。
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核心区及缓冲地带,生长着大量松树、杉树等大量易燃类型树种。近年来,随着当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大,森林资源总量逐年增长,全县重点林区的可燃物载量也持续增加,冬春季节,一旦遭遇持续的高温大风等极端气象,野外用火极易引发山火。
每年的冬春季节,这片区域,都会被当地林业、公安部门,列入森林防火和预防盗猎的重点巡护区域。
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局茶园管理站的护林员张金荣,就是巡山队的总负责人,每天负责规划全体巡山队员的巡逻路线和巡山任务。“巡护的时候,眼睛放亮点,进林区要时刻注意脚下,看有没有安铗子和套索的,这个是坚决不允许的,发现立马上报处理。” 交待完重点任务,张金荣便带着队伍踏上了巡山之路。
这支由岭峰、茶元等4个村,29名护林员组成的巡逻队,一般巡护会兵分两路,一队护林员根据每天规划的路线进山巡查,另一队则要深入到保护区原住居民家中,进行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等工作。(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