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张羽国:坚守教育初心 书写育人华章
来源:今印江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8-21 14:35
浏览量:1916

197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他锐意进取,不断超越,认真教学,潜心教研,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新颖、自主、独特的教学风格,培养了一批成绩优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张羽国同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努力为印江体育教育事业倾情奉献。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9年在印江民族中学省级示范高中升级评估迎检期间,突发咳血,后经诊断为肺部恶性肿瘤。病魔缠身也未能让他放弃理想信念,从发现身体疾病至今14年来,除化疗期间请假治疗外,无请假、旷工等耽误教学的现象出现,始终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主动承担组织交代的力所能及的任务,他在忠诚担当中践行党员无私奉献的品格。心有所信,方能远行。2018年是印江自治县脱贫摘帽之年,上万名干部投身到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去。张羽国同志虽没有被学校安排具体帮扶任务,但多次与其他教师深入贫困户家中纾困解难、捐资购物;在凛冽寒风与炎炎酷暑中帮助肢残老人冯海红耕地劳作。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里有光,却用爱心诠释教育的真谛。因长期服药,经济本不宽裕的条件下依然对村里贫困学生张孝珍和孤儿张茁林进行长期资助,一直帮助到他们大学毕业,背对病魔撕开的经济黑洞为贫困山村里的两个孩子铺砌了一道追梦的光明大道。择一事终一生,爱一行专一行。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师风纯正,关心爱护学生,始终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量饱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在体育教育、体育科研和运动训练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从业几十载,始终以身作则做表率,甘于奉献,用勤奋塑造精彩“体育人生”。张羽国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深度研究教材,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需要,创设高效体育课堂,开发校本教材,整理创编地方特色民族民间《摆手舞》进课堂的有效途径和动作要领,带领研究成员深入民间调研,听取对动作整理的各方面意见,亲自示范动作,编写动作要领,反复推敲动作结构和考量动作的适应性和特色性。他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用心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反思,提炼教学中的亮点和优点,有效运用到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去,通过不断地总结反思,形成一套完善、合理、科学的教学和训练方法。2016年被评为铜仁市体育专家库成员;2019年任命为“省级骨干教师”;2019年评为贵州省教育学会体育与健康理事会成员;2020年评为贵州省教材委员会专家成员;2021年聘任为贵州省职称评审专家。2022年聘任为铜仁市基础教育专家成员。
近三年来,在国内各类期刊和杂志上发表论文17余篇。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校园基础体育、学生的终身体育培养、运动训练与运动康复和学科核心素养等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其专著《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出版并在国内公开发行,编写校本教材《印江土家族摆手舞动作解析》,在印江各中小学校广泛运用。
征程波澜壮阔,初心历久弥坚。张雨国老师主动承担指导印江中学高考训练队、校女子足球队、校教师和学生羽毛球的训练工作。他曾多次指导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县优质课比赛和教师技能大赛。在近三年中,指导县内多名优秀青年教师斩获多项省市奖项,帮助青年教师迅速站稳讲台;指导印江足球队在全市运动会比赛中勇夺冠军,指导多名学生参加田径、摔跤等大型比赛,成绩取得获得各方认可。孜孜不倦育才路,矢志不渝领跑人。张羽国在思想上顾大局,识大体,维护集体利益;在工作中时刻将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年轻教师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他常说:“培养学生运动员不仅需要体育成绩优异,更需要心理健康,心态积极”。张羽国身先士卒,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认真负责、严谨科学的教学态度及方法,勇于发现、敢于挖掘,为全国各类高校输送了300余名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他在身体抱恙的情况下,依然愿意化身灯塔,为青年教师和莘莘学子指引前行的路,始终秉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传承。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而张羽国老师常说“吾生也有涯,而追求也无涯。璀璨星河,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颗,虽不是最亮的一点,但即使作流星,也要划出最美的弧线!”

监制:左禹华 蒋智江 审校:张江勇 任廷津 编辑:刘承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