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自2021年“莞印”结对以来,两地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在产业、民生、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帮扶。在莞铜协作的宏大画卷中,教育帮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加强交流,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9月4日,走进印江自治县六小四(9)班的语文课堂,只见谢小琴正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上课。她教态优美、方法得当、互动有效,这位仅有8年工作经验被授予“十四五”第四批“县级教学名师”称号的年轻教师,在课堂上显得颇有几分“老练”。这得益于东西部协作的“师带徒”措施。
谢小琴正在给孩子上课
谢小琴正在给孩子辅导
2023 - 2024学年度,东莞派来支教的杨丹丹老师成了她的“师傅”。杨老师在教学理念、方法、技巧等方面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导,让她的业务能力提升不少。

杨丹丹正在给孩子上课
杨丹丹在给参加竞赛的老师指导
“在东西部协作中,我有幸成为杨丹丹老师的徒弟。在去年全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中,从选拔到竞赛,她在教学上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在她的帮助下,我获得了市级二等奖。”印江六小语文教师谢小琴说。
近年来,在东西部教育帮扶方面,东莞市寮步组团派出责任心强、能力出众的教师到印江的一小、六小、实验小学、三小支教,将东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前沿的教学方法融入印江教育;印江自治县也派出青年教师到东莞相关学校跟岗学习。
“请同学们把书关上,跟随老师的课件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在印江六小的科学课上,教师徐勇用丰富多彩的课件和课本以外的科学知识,逐一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目标。
六小教师徐勇正在给学生上课
“我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到那边学习,收获很多。他们精准及时地把握科学动态,并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在拓展环节,他们做得很好,这也是我们平时教育的短板。这让我觉得,上好科学课,不仅要教授书本知识,还要掌握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印江六小科学教师徐勇谈及在东莞实验小学跟岗学习一个月的收获。
印江六小科学教师徐勇在东莞跟岗学习期间,还和该校老师一起参加教学设计比赛,荣获校级一等奖。
据统计,2021年以来,东莞寮步组团共派25人次教师到印江“传经送宝”,印江派出30人次教师到东莞跟岗学习,对印江的“强师工程”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办学质量
强师也要强基。
近年来,东莞市寮步组团还对印江六小在图书捐赠、食堂修建等方面进行帮扶。
东西部协作资金修建的六小食堂
据介绍,印江六小自开办以来,学生人数从最初的800多人增加至现在的2100多人。
作为印江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配建的学校,该校主要招收县城区兴民社区、南湖小区、普同廉租房三个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的适龄孩子。
随着学生数量大幅增长,原有的1000平方米餐厅已无法容纳全体学生一次性用餐,只能采取多轮用餐的方式。这不仅给学校的排课、作息时间安排带来困难,也不利于学生的管理和休息。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粤黔协作工作队印江小组协调安排,申请到东西部协作资金400万元,用于援建印江六小学生二期食堂并进行装修。新建食堂建筑面积达2217.62平方米,新增餐位1626个,已于202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六小食堂工作者正在给学生打饭
“新建食堂投入使用后,学生可两轮用餐,且设施设备和人员配置更加完善,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营养均衡的餐食,满足学生成长发育的需求。”印江六小校长石昌海表示。
该食堂的投用,也为家长们减轻了经济负担。从紫微搬迁到南湖小区的张维,家中有三孩,还有一个孩子残疾,她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现在好了,孩子能在食堂免费吃饭,不仅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也不用每天着急忙慌地回去煮饭,能安安心心地上班了。”张维说。
宽敞明亮的食堂内,丰富且营养搭配合理的午餐,让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
六小孩子正在就餐
“食堂的饭好吃!我吃得饱饱的!”印江六小二(8)班学生杨诗瑶笑着说。
六小食堂里餐后水果整齐摆放
印江六小新建食堂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凝聚着东西部协作的浓浓爱心,该校也积极妥善运营。2023年5月,该校获评为国家级“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
9月2日,一床床崭新的棉被被送到板溪小学70余名住校生手中,这份跨越山海的温暖,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来自千里之外的爱。

据了解,板溪小学共有370名学生,其中住校生70余名。此前,学生的被子都是自己从家里带来,厚薄不一、颜色参差不齐,既影响美观,还不一定御寒。
如今,崭新的被褥整齐铺在床上,住宿环境整体焕然一新,处处透着家一般的温馨整洁。

“衷心感谢东西部协作的大力支持,这次帮扶不仅解决了学校留守儿童的床单被褥问题,还改善了校园硬件设施。我们会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板溪小学校长张文松感慨道。
“教育帮扶,关键是要解决学校和学生最急迫的需求。我们充分发挥广泛联系的优势,推动东西部协作政策落地见效,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帮扶工作的意义所在。”印江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粤黔协作印江小组组长魏元春表示。
据统计,2021年以来,东西部协作在教育帮扶上共捐资捐物1250万元。
加强职业教育帮扶 助力学子走出大山
自2021年起,印江有16名学子前往东莞市技师学院、东莞市中德技术学院等技术学校,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护理、汽车维修等专业。他们免除了生活费、住宿费、书本费等费用,还获得交通补助,校方也免费提供了床上用品。这让大山里的孩子不仅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还减轻了家庭负担。
家住刀坝镇玉岩村的王浪,2022年9月到东莞市技师学院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在校期间,他学费全免,还享受到了助学金。据刀坝镇玉岩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全介绍:“王浪已顺利毕业,目前在东莞一家公司上班,每月工资5000多元。”
据了解,王浪早年丧父,家庭困难。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支持,让他顺利完成学业并找到了工作。
山海相连情谊深。近年来,在东西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印江教育一步步实现了从硬件薄弱到特色鲜明、从师资薄弱到“强师工程”稳步推进的转变,每一步都凝聚着帮扶的心血。印江自治县也将来自千里之外的每一份关爱,转化为勤学笃行的热情,推动印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玉莲 部分照片由县教育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