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街镇传真
沙子坡镇韩家村:东西部协作赋能 让茶产业走出新路子
图片



“过去我们100余亩茶园只卖春茶茶青,夏秋茶几乎荒废,每年还要花钱请人修剪枝叶,剪下来的枝叶还要贴油费请人运走,去年光剪枝和运输,就花了3万元左右。”印江自治县沙子坡镇韩家村驻村工作人员李海松谈起以前管护茶园的窘况时,语气沉重。



  以前韩家村由于缺乏加工设备,茶叶下树率不高,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却难换“金山银山”,让该村长期陷入“丰产不丰收”的怪圈。


  转机出现在2024年10月,16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为这片山上茶产业带来了“及时雨”。当年韩家村新建了1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引进精品茶与大宗茶两条生产线,形成从采摘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还成功引进印江梵境云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进驻,流转整合冷草、四坳两村共680亩茶园,构建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从单打独斗转为抱团发展。



  现在茶青下山就能进厂,经过揉捻、发酵、提香、烘干等工序,红毛片成品直接销往贵州印江铜江茶叶公司。


  “3.6元/斤的价格让我们吃下定心丸。"印江梵境云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李红军指着生产线上的茶青说道,今年春茶产值突破150万元,夏秋茶预计再创50万元。全年综合效益较往年明显增长。


  产业振兴带来的不仅是数字增长,还带动当地9名村民以30万到1万元不等的资金入股到该公司,享受10%年分红。上半年已发放分红款近7万元。


  同时也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务工。“每天100元,有活就来干。”在茶叶加工厂,56岁的村民庹中凤一边熟练地操作着炒茶机,一边笑着和记者说道。像她这样长期或季节性就业的村民达300余人,全年务工收入预计突破40万元。


  

       从“卖原料”到“卖产品”,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韩家、冷草、四坳村茶产业的蜕变印证了东西部协作的强大效能。这座曾因茶产业效益低下而陷入困境的村庄,如今在东西部协作的春风下,正通过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走出一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申请东西部协作资金,计划再增设一条生产线,带动天星、石槽等周边村庄的茶园发展,让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李海松表示。(印江县融媒体记者 张玉莲 报道)


图片
图片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江勇 编辑:曾君子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