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板溪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引进自动套袋生产线、自动化接种无菌车间、食用菌包装车间,全链条促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8日,记者在板溪镇上洞村食用菌菌棒生产车间看到,五条生产线高速运转,三十余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完成拌料、装料、套袋、绑扎、接种等工序。
今年,上洞村运用申请的东西部协作资金,引进一条自动化套袋生产线,建成自动化接种无菌车间,扩建厂房700余平方、改造20个菌棚,多方位提升食用菌产业。
“现在每小时可以达到1500棒,每天可以达到15000至20000棒,效率是人工的3倍多,有了自动化接种无菌车间,成活率大大提高,以前成活率最多达到90%,现在成活率可以达到95%。”板溪镇上洞村支书任坤刚介绍。
在泉溪村食用菌棒生产车间,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材料堆如小山,四台制棒机器高速运转。“今年该村根据订单量,预计生产120万棒黑木耳,产量比去年增加20%左右,在8月中下旬全面完成。”该村支书任江介绍道。
近年来,板溪镇紧扣“2+N”产业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稻耳轮作产业,规模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该镇强村富民产业之一。
“今年,我们板溪镇计划是发展750万棒菌棒,覆盖18个行政村,相比去年的,今年要多发展50万棒,而且,今年运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在印龙菌业还建设食用菌包装车间,全链条促进我镇食用菌产业发展。”板溪镇党委委员、 组宣统委员何娅介绍道。(印江融媒体记者张玉莲 任光勇 报道)
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江勇 编辑:阙莉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