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有些毒,火辣辣地照在这里的每一样东西上,照在我五彩斑斓的童年上,我抓起记忆的缆绳,赶在落日之前悄悄溜进故乡的大门……
一棵树,一枝花,一个院子,一条河……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充斥着我整个童年的故事。在阳光的照耀下,目接之处的老屋经过了无数次的风雨侵蚀,满目疤痕。屋檐下的燕子们还在吗?即使在也是改朝换代了吧?
能想什么呢?当你一个人独自徜徉在故土的村庄里。
城市的生活紧张而繁重,我们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即便是节假日回乡偶聚,也是走亲访友无暇顾及村庄并独处。而当我真正独自行走在一个人的村庄,我感到很清净、很淡然。我开始打量着这个曾经眷恋的地方,隔着岁月,我看到了我的灿烂童年,那如幻的梦。那些老屋和树木像宁静的守望者一样,静静地守在路口。我知道,在春夏秋冬的更替中它们见证了我的变化,也记录下了我的故乡和一切吧。而眼前的天是如此的蓝,云是如此的白,天空是如此的晴朗……这些,如果不是因为你独处,你怎么有机会领略和感悟?
顺着故乡的小路我在村子里慢慢地走着, 面对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村庄,我几乎能立即拾掇起童年的一切记忆。学校、老屋……而今天,当我再次出现在这里、细细品读它的时候,我的心中却有种说不出的忧伤。
在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儿时最爱玩的地方,一个叫“瓦房”的地方,出现在我眼前的却是荒芜的杂草,以前的那些整齐的房屋现在有的残破不堪,也有的却早已不知了去向,记忆中与伙伴们在宽敞的院坝里“跳板”“滴子”像闪电一样在记忆的深处盘旋。而眼前这些个断墙残壁却在慢慢吞噬着我那点点滴滴的美好。踩在残留的瓦砾碎片上,脚下咯吱咯吱作响。当儿时的记忆与现实发生碰撞的时候,我却有些恍惚。真的,记忆的风帆却无法支撑我儿时的美好, 或许这“咯吱”的响声就是对我童年的祭奠吧。
空旷的山坡上,我却再也找不到了那牛羊满坡的壮观,唯有那青青的草地上星星点点的狗尾巴花静静地开在那儿,也给这些个山坡增添了些许生气。儿时一起放牛的那些伙伴现在也已经失去了联系,想到这些我的眼里泛着泪光,心里无端生出点点的怅然。一向伤感的我都不清楚我到底是在感怀些什么,是对儿时的不舍还是对老去的惆怅?
在这时,我突然明白年老的父亲为什么要坚持一直住在乡下,或许父亲是对家乡的不舍,亦或是要坚守在这个他坚守了几十年的村庄吧。当然具体的原因,我也不得而知。但作为 儿女的我站在这时的故乡,时间久了就有些失落、孤单和落寞。我不知道,这个梦可以落脚的地方,还能再坚持多久?
在黄昏来临之时,我还能再说些什么?我深知自己已无法深深地容入故乡的每一寸土地,我也深知,当我来故乡的频率越少的时候,故乡于我也渐渐遥远……(吴霞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