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印江 > 红色文化
追寻红军足迹·喜看印江变化|罗场乡:铭记红军恩情 引领社会发展


【栏目语】抚今追昔忆峥嵘,鉴往知来谱新篇。2024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木黄会师90周年。为缅怀红军在印江的光辉业绩,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印江融媒体中心联合贵州日报社、印江县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推出“追寻红军足迹·喜看印江变化”专栏,组织栏目采访组追寻红军足迹,走近红军在印江时经过的乡镇、村寨、山山水水,重温峥嵘岁月,倾听历史回响,喜看老区变迁,展现老区新颜,在传承红色精神中凝聚奋进力量。


追寻红军足迹,喜看老区变化。近日,记者走进罗场乡快场、两河等村,听当地群众讲述红军故事,喜看老区发展变化。




7月,地处世界遗产地梵净山西麓的罗场乡水量充足、植被茂密,气候宜人。红军行军过境走过的山岗现已灌木丛生,滴在山间的汗水也变成了滋养社会发展的养分,他们留下的善举和对群众的爱戴在这里口口相传,代代相颂。


“红军从江口方向,经过我们宋家屋基,当时我父亲挑起粪去施肥,在路上和红军相遇。因为道路狭窄,父亲让红军先过,红军硬要让我父亲先过去,红军对老百姓的这种恩情,我父亲经常都挂在嘴上。”罗场乡快场村村民陈昌裔说。



1934年,红六军团主力从江口,途经我县的缠溪、罗场、合水等地后,进入木黄成功会师。


罗场乡快场村村民陈昌裔说:“红军路过这里的时候,还把地主家的财产,分给了贫苦老百姓,这就是红军对老百姓的爱戴。


打土豪,分田地、惩恶霸、救济当地百姓,红军每到一处,正义就会蔓延至此。


90年过去了,红军精神在罗场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不断生长。



今年86岁的陈昌裔,清早起床喝上一杯清茶,便开始“伺候”院子里的花草,在他的精心护理下,月季、三角梅、美人蕉等十余种花竞相开放,葡萄架上,清脆圆润的葡萄正在悄悄长大,100多平方的院子里,就像一个小型花园。他说,有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定要懂感恩和珍惜。


行走在快场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通组路、联户路上,小轿车、摩托车频繁进出,该村富裕生活显而易见,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我们村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对红白喜事的规定执行,白事必须四天办结,红事提前15天申请备案。通过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劝导,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近几年来,我们村都没有发现违规办理酒席的。”罗场乡快场村党支部书记陈昌江说。



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渠道。在两河村200亩黄花基地里,数十名工人趁着晴好天气,忙着采摘。今年52岁的村民田党清,在基地做管理,每月4000元,对这份工作他十分满意。

“我在村里的黄花基地务工,比在外面打工还要强点,不光收入稳定,还能够照顾一家老小。”罗场乡两河村村民田党青说。



行走在两河村6.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上种植,山下养殖,因地制宜,长短结合,既富了群众的口袋,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


据两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波介绍,村集体经济有鲟鱼60亩,藠头葱300亩,黄花200亩。2023年发给群众发放的务工收入和土地流转费是165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26万元。今年村集体经济又增加了300亩双高红薯,务工收入和土地流转费超过200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有望突破50万元。



一村富不算富,村村富才是奋斗目标。两河村的黄花产业市场需求大,销路畅通,而且还有自己的加工厂,清河村看到了“甜头”,也发展种植黄花200亩,把生黄花送到两河村代加工、销售。按7斤生黄花折一斤干黄花的价格收款就行,既没有负担,也没有风险,同时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就业。

“去年我们发出去的劳务费在13万元左右。”罗场乡清河村会计刘国政说。


行走罗场乡的15个行政村,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增收,罗场乡13097人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稳步前行。(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玉莲 任明勤)





往期回顾

印江:探索“四个实现”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提质增效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杨勇:天堂村的“领头羊”
强村富民 | 合水镇:藏粮于技,“洒下”丰收希望

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泽琴 编辑:刘承芳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