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专题
山海携手 戮力振兴|莞铜协作建中心村卫生室 打造30分钟健康服务圈

图片


图片


2022年以来,印江自治县与东莞市寮步、黄江、石排镇深化东西部协作,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对原来的乡村卫生室进行提级改造,并采取“乡镇卫生院+中心村卫生室+村医连片管理”方式,改善乡村卫生室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条件,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让偏远山区群众看病不超过30分钟的车程。


图片


10月23日,记者在杨柳中心村卫生室看到,医院办公区储物柜、消防设施及仿瓷已经施工完毕,施工方组织工人对病房装修进行铺地胶、安灯等收尾工作。


“杨柳中心村卫生室东西部协作投入150万元,项目于今年7月开工,预计10月底全面完工,11月中旬可以投入使用。”杨柳镇卫生院院长王浪介绍说。 


板溪镇卫生院毛寨分院,门诊、病房、药房、输液大厅、心电图、B超、化验等功能科室一应俱全。

“村里有了医院,离家近,随时来看病都有医生检查开药。为预防紧急情况,卫生院还配备了120急救车、住院床铺等设备,比以前方便多了。”毛寨村雷二组村民李世梅告诉记者。

图片


毛寨村雷二组81岁的李世梅患支气管炎多年,于10月18日到毛寨分院接受治疗,在医护人员的照护下,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板溪镇毛寨村距离集镇约9公里,距离县城约25公里,每天只有一趟中巴车进出集镇和县城,附近村民看病就医较为不便。2022年,县乡村振兴局申报东西部协作资金对原毛寨小学进行改造,成立了板溪镇卫生院毛寨分院,方便周边群众就近就医。

“2022年,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40万元,将原毛寨小学改造成中心村卫生室,增加了输液大厅、B超、化验等功能科室,配备了 120 急救车辆,覆盖毛寨、黎坪、联合等5个村,服务人口7000余人,能够开展基础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板溪镇卫生院毛寨分院副院长刘军介绍说。

图片


村卫生室采取镇卫生院+村医集中办公模式,镇卫生院每天派出2至3名骨干医生和科室主要成员到中心卫生室坐诊或指导,这不仅提高了村医业务诊治能力,还能稳定村医的工资收入。

“建立中心村卫生室后,药品、诊疗设备更齐全,我们与镇卫生院的医生一起办公,有助于我们村医的能力提升,更有利于老百姓看病。”板溪镇毛寨村中心村卫生室村医任荣江说。

刀坝镇来安村中心村卫生室也是东西部协作建设的卫生室之一。安村上黄组72岁的谭明奎患感冒、牙痛,住进了中心村卫生室,在临床医生和管床护士的细心照顾下,谭明奎老人即将康复出院。

图片


“以前看病都不方便,要去县里或者镇上,坐车也不方便。到集镇看病要翻山越岭,去县城看病就更远。很多村民都是“小病忍、大病熬”,除非实在熬不住了才会往医院跑,自从来安中心村卫生室修好后,看病方便了很多,医生对我们也很好。”刀坝镇来安村村民谭明奎笑着告诉记者。 

 刀坝镇来安村距离集镇约15公里,距离县城约50公里,一天只有一至两趟中巴车进出,周边群众看病就医极为不便。2022年,县卫健局申报东西部协作资金55万元,对原来安管理区政府一楼进行改造,设立了来安中心村卫生室,增设了B超、心电图、理化室等功能科室,为来安村周边10个村的群众提供了基本的医疗服务。

图片


“来安中心村卫生室服务范围覆盖刀坝镇来安、毛坝、洞沟村及天堂镇大院、新泉等部分村寨。服务人口约12000人,能够满足群众基础病、常见病的诊疗需求。”刀坝镇来安村中心村卫生室医生陈丹说。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积极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东西部协作,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点面结合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

图片


“去年以来,我们争取到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 375万元,建设刀坝镇来安村、板溪镇毛寨村、天堂镇沙坝村等6个中心村卫生室,已建成中心村卫生室覆盖45个行政村,惠及6万余名群众,着力构建农村“30分钟健康服务圈”,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就医问题,真正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医的愿望。”印江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光春介绍说。(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光勇 任明勤)



图片

图片
图片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刘焱琪 编辑:张向芬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