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社会写真
网络中国节·七夕 | 七夕,中国式的浪漫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今天,农历七月初七

我们迎来一个浪漫的节日

七夕节

春江花月夜
中央民族乐团 - 古筝传奇



七夕节

又名乞巧节、七巧节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夜

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故称为“乞巧”

后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

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节起源
七夕节最早是人们
祭拜七姐(织女星)的节日
传说
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
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

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

可以说七夕节是源于
人们对自然、时间和数字的崇拜

随着人们对天文星象观测深入

以及纺织技术的产生等

七夕节祈福等节俗逐渐出现


七夕节习俗
七夕节不只有
牛郎织女爱情的传说
还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最普遍的就是
女子们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各地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

各有趣味

【江苏: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等地

每年七夕节

人们都搭制“香桥”

祭祀双星、乞求福祥

然后将“香桥”焚化

象征着双星相会

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

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浙江:接露水】
在浙江部分地区
流传着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


传说七夕节的露水
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
如抹在眼上和手上
可使人眼明手快

【山东:吃巧巧饭】

山东鄄城、曹县、平原等地
有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
七个要好的姑娘
集粮集菜包饺子
把一枚钱 一根针 一个红枣

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

乞巧活动以后
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
传说吃到钱的有福
吃到针的手巧

吃到枣的有好姻缘

【广东:迎仙】
广东广州地区
在农历七月初六、初七
姑娘们穿上新衣服
戴上新首饰,焚香点烛
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

自三更至五更,连拜七次

姑娘们手执彩线
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
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为得巧

被称为巧手


七夕佳节的这份美好

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思念可以汇聚成河
久别终能重逢
总有些岁月,值得守候
四季轮换,物候依然


七夕快乐!





来源:“潮安发布”编辑部




往期回顾

文明创建进行时|印江:改造“小市场”赢得“大民心”
小神兽们秋季开学,需重点预防这几种传染病!
消防科普 | 木结构房屋如何做好防火安全?
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刘焱琪 编辑:吴霞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