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印江
印江印象 |《印江文学》与我和我们









《印江文学》与我和我们

万修琴



2007年,我通过招考,到一所乡村小学教书,大山里条件艰苦,我手边除了教学课本外没有其他任何书籍,学校订阅的报纸成为我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有天去收发室时,看到封面皱皱巴巴的《印江文学》与其他报纸被胡乱地捆绑着,躺在尘土满地的角落里。我赶紧打开绳索,取下书,抚平封面,回到寝室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手拿《印江文学》,淡淡的墨香和纸香在鼻尖萦绕,让人内心沉静而踏实,好词好句及精彩故事让人欣喜。一口气读完,才发现点点星光已浮现在夜幕中。



后来每周去收发室取报纸,我都特别留意,生怕错过了《印江文学》,可一连好几个月都没见着这本书的踪影,别提有多沮丧了。于是只得把手里仅有的一本《印江文学》读了一遍又一遍。








那是我第一次与《印江文学》相遇,15年过去了,依然记忆清晰。

2013年,我调入印江县文联工作,《印江文学》因组稿难,于次年进行重新定位,一改传统内刊形式,从只立足本土走出来,常设黔地三家(每期刊发贵州省中国作协会员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各一篇)、本土元素(聚焦推荐本地作家及文学爱好者作品)、域外撷英(关注全国优秀作家)、名家写印江(展示名家到印江采风作品)、邛江古韵(推介本土诗词作品)、在线起跑(关注学生群体,发现文学新星)等六个栏目。刊物逐渐形成关注黔地,放眼全国,以新颖、开放、个性、特色为办刊理念,在重点扶持本地作者的同时,也成为他们与外地优秀作家同台竞技、交流学习的平台。2014年以来,《印江文学》陆续约到江子、芦苇岸、肖江虹、冉仲景、陈洪金等名家名作。2014年、2017年先后两次邀请雷平阳、乔叶、周瑄璞、鲁敏、付秀莹等40余位名家到印江采风,创作了大量宣传推介印江文化旅游的名作。《印江文学》因名家作品支撑,刊物品质大大提升,成为本地读者不可多得的纯文学内刊;2014年以来,每年都在全市文学内刊评比中荣获优秀期刊。




《印江文学》创刊于1988年,具有34年的办刊历史,不仅是县城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园地,更是本土作家的成长园地。为了激励大家出新作,杂志不定期举行本土文学爱好者采风创作活动,并通过改稿会提高作品质量,作品刊发在《印江文学》本土元素栏目,40余篇优秀作品被推介到《梵净山》《贵州文学》等省市级内刊发表,20余篇散文及报告文学在省市脱贫攻坚及抗疫征文活动中获奖。“请进来”为本地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互动机会,“推出去”则激发了本土作者的创作积极性。现阶段,《印江文学》有固定的本土投稿者50余人,成为文联团结写作者的法宝。本土实力作家中,相继有末未、朵孩、非飞马、任敬伟等本土青年诗人进入诗坛,被贵州诗歌界称为“印江四诗人”,使印江的诗歌成为黔东文学的一个亮点。近两年更是走出了末未、陈丹玲等中国作协会员。关注和推介的学生文学群体中,本土青年作家袁伟荣获第六届“青春文学奖”,并于2022年8月加入中国作协。









现作为《印江文学》编辑的我,每次收到本土作者的来稿,都无比激动。我很幸运自己是一名文学作品搬运工,让那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击疫情的温暖、感人、励志故事跃然纸上。




位于梵净山以西的印江美丽而神秘,拥有长寿之乡、名茶之乡、书法之乡三张国字号名片,亦有红色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大山里群众的生活悲喜、情感纠葛、道德冲突,及时代发展在印江这片土地上激荡起的干劲拼劲和精神能量,都将成为《印江文学》的载体,将继续传递印江的心跳、经验和情感。








《印江文学》是我最孤独时光里的一抹光亮,鼓励见证我的成长进步,《印江文学》更是我县文学爱好者的芳草地。


灯光不息,芳草常绿。









往期回顾

印江龙门阵 | 听印江文旅局长摆万米睡佛
印江印象·文脉印江|任敬伟散文诗:《寒来雪去》(组章)
文脉印江 |袁伟:《非线性表达》(组诗)

监制:左禹华 蒋智江  审校:张江勇 侯万华  编辑: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