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主页 > 便民服务 > 党建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缠溪湄坨村:党建引领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深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实践,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根本要求,是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全县各级党组织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和重大检验,精心谋划,科学部署,在“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上细抓落实、持续发力,稳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作出了新绩。


在1月11日召开的印江自治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上,部分部门、乡镇、村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了现场发言,相互交流方法和经验,展示了各自家底和亮点。为进一步展示全县各级党组织在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印江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特推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印江自治县缠溪镇湄坨村如何坚持以“民心党建”工程为统揽,建强战斗堡垒、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深入推进“村社合一”,终围绕“一强两富三创”工作目标,强化党建引领,聚焦“六共”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缠溪镇湄坨村


湄坨村位于印江自治县缠溪镇东南,全村133户389人,现有党员28人,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贵州最美茶乡、贵州省十大茶旅目的地。近年来,湄坨村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民心党建”工程为统揽,建强战斗堡垒、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深入推进“村社合一”,始终围绕“一强两富三创”工作目标,强化党建引领,聚焦“六共”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建强战斗堡垒,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促精细管理。深入开展党员标准管控体系建设,利用每月8日的“支部活动日”,集中组织学习政治理论、乡村振兴各类政策,建立党群连心网,给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派发任务清单,充分发挥出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率先垂范作用,始终当好政策的宣讲员、矛盾调解员、产业带头人,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严格发展党员程序,严格政治标准,严格把握程序和时间节点,积极吸纳更新组织血液。今年新发展预备党员2名,吸纳积极分子2名。培育党员致富带头5人,带动本村及周边村2000余人就业增收。



加强制度建设促管理长效。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村党支部书记被推选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村“两委”成员担任合作社班子成员,优化村委会建设,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村党支部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强化对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监管,注重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作用,加强党支部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


二、发挥联村党委作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去年以产业发展为纽带,成立了缠溪镇湄坨茶菌联村党总支,覆盖湄坨村、冷水溪村、楠星村3个村,以湄坨村为中心。

整合资源抱团发展。联村党总支坚持“一盘棋”思想,明确产业发展总基调,充分发挥联村党总支“司令部”“发动机”作用,整合联村资源,将土地、项目、技术、资金等产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强化抱团发展,共享资源、信息、技术、市场,搭建交流平台、打通技术壁垒、互通经营信息、拓宽销售渠道。



龙头带动融合发展。发挥好湄坨银辉茶叶责任有限公司省级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巩固提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群众”发展模式,久久为功发展茶叶、食用菌等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果蔬、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动产业从散户发展向企业带动转变,从粗放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以规模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统一制定产业利益链接机制,推动茶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带领片区群众增收致富。目前,片区内发展茶园3000亩,野生菌保育基地3000亩,仿野生栽培350亩,高山冷凉蔬菜200亩。


三、因地制宜,助推优势产业发展。



因地制宜发挥“国茶”优势发展茶产业。围绕“国茶”品牌效应,以湄坨省级高效示范农业园区为核心发展“万亩茶园”,按照“支部+合作社+公司”的模式,采取湄坨村、楠星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的模式收购了省级龙头企业银辉茶叶公司,推进“村企融合”发展。按照“1个龙头企业+16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发展模式,湄坨村集体经济组织与16个村签订茶青收购及产销合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集中流转本村散户茶园,形成利益共同体。2022年村集体经济产值已达到200万元,同时,辐射带动了冷水溪、楠星、客店沟、周家湾、柳塘村新植茶园1200余亩,直接带动600余贫困人口就近就业,间接覆盖全镇农户3000余户。



利用高海拔区位优势发展优质蔬菜。利用高海拔区位优势,采取“支部+合作社+大户+农户”模式,流转土地500亩,规模化种植西红柿、南瓜、辣椒、白菜等优质蔬菜,带动村民就业30余人,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借助“国茶”名片发展乡村旅游。我村充分利用“国茶”名片和“国茶园”景区,结合湄坨水库优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茶园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思路,先后争取各类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单体别墅式小屋度假酒店等,盘活闲置资源,谋划农家乐、垂钓、水上休息娱乐等旅游项目。



 下一步,湄坨村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六共”机制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大集体经济和劳务协作组织化水平,围绕市场加强产销对接,进一步深化生产管理科学化水平,优化产品宣传,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广泛发动群众,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监制:左禹华 蒋智江  审校:刘焱琪 侯万华  编辑:王琴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