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自治县新寨镇茶香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打造“六联六有”文明实践品牌,围绕组织建设有“力度”、活动开展有“广度”、队伍建设有“热度”、志愿服务有“温度”的服务,实现“党建引领守初心、文明实践顺民心、亲情服务暖民心”,积极发动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效提升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组织联建,让文明实践有平台。
根据地域相连、产业相同、人脉相亲的原则,按照行政区划不变、村民自治主体不变、集体资产产权不变“三不变”思路,聚焦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组建成立中共新寨镇茶香联村委员会,下设团山、后坝、新寨3个村党支部及宏源茶厂产业党支部,突出党建引领,实现优势互补,增强村组织发展动力。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了集五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囊括了学习教育区、阅览休息区、展览分享区、便民服务区、讲习交流区的“一心五区”活动场所。组建8支志愿服务队,坚持支部统筹,采取“板凳会”“院坝会”等形式,用党史“小故事”阐明生活“大道理”,用“百姓话”讲清“普通话”,让理论宣讲“接地气”,让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充分整合现有阵地资源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构建服务群众大平台。
社会联治,让文明实践有格局。
紧扣“六防六化”工作要求,以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为平台,创新工作机制,纵深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治力度,积极推进区域平安建设,对矛盾纠纷进行“一周一摸排,一周一研判,一月一次群众会,一季度一考核”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助推乡村社会治理出新绩。茶香联村现有3个网格,3个党小组,74名联户长,已实现全村网格覆盖率100%,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网格中串点联组,做到文明实践全铺开,确保文明实践工作落地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产业联育,让文明实践有载体。
联村党委综合考虑各联建村及宏源公司资源优势的互补性,整合利用资金、土地、信息、人才等资源,对联村区域的“赋能资源”进行调配使用,实行规划联建、产业联动,达到“五个统一”(统一管护培育、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市场营销、统一品牌创建、统一劳务调配)。成立茶香纵联劳务有限公司,与宏源公司签订管护协议,对片区5000亩茶园、5家茶企实行统一管护培训,切实解决茶叶产业发展实际的问题。并且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针对茶企和茶农在发展茶叶产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茶叶种植培训、茶叶管护培训、茶叶炒制培训、茶叶销售、茶农关怀等志愿服务,真正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添砖加瓦。今年来,茶香联村党委共开展茶叶种植培训志愿服务4次、茶叶管护培训志愿服务12次、茶叶炒制培训志愿服务1次、茶农关怀志愿服务18次。
人才联培,让文明实践有主体。
联村党委把基层群众作为文明实践主体,以志愿者为主要力量,以志愿服务和文明养成为工作载体,整合各类社会组织和家庭资源,从志愿服务需要出发招募党员、青年、乡贤、专业人士等各类志愿者,确保对应的志愿服务有力量支撑。截至目前,已组建了“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等8支志愿服务分队。今年来,各志愿服务队伍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10余次,志愿者参与人数1320余人次。同时,创新文明实践工作机制,为推动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实践,组织开展“孝老爱亲模范户”、“最美劳动者”、“十佳联户长”等模范评比,创建“茶香公益助学基金”,向社会人士募捐善款,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就学,推动文明实践从社会向家庭的延伸,打通了文明实践的最后关键一站。
形象联树,让文明实践有样板。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茶香联村立足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先后完成了房屋外立面、街道、白改黑工程、给排水改造,新建足球场、集镇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1户,房屋立面改造96户,庭院美化45户,乡村人居环境实现明显改善。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参与村庄清洁行动,推动形成乡村文明新风貌,为其他村人居环境整治树立了新标杆。
干群连心,让文明实践有成效。
通过开展一系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深化移风易俗、制定道德评议积分管理制度、规范婚丧礼俗、完善村规民约、加强文明培育,开展各类模范评比等活动,在茶香联村处处播撒着文明火种,逐渐形成了“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生动局面。广大志愿者倾力付出、倾情投入,让文明实践暖人心扉,搭起了干群“连心桥”。接下来,茶香联村将紧紧围绕文明实践主题,着力在阵地建设标准化、管理运行制度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等重点工作任务上下功夫,高标准建好、管好、用好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致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通讯员 田卯英

监制:左禹华 蒋智江 审校:张泽琴 任廷津 编辑: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