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专题
【印江人•印江事】严寅亮:笔墨间字如其人 娟秀中饶有风骨

图片


栏目语


讲述印江故事,传播印江声音。由印江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倾力打造的“印江人·印江事”栏目,是集文字、声音、图画、视频于一体的特色品牌栏目,主要包括“印江龙门阵”“你记忆中的印江”“你在他乡还好吗”等内容,每周二、周五与大家见面,带给您不一样的愉悦和精彩。


图片


播音制作:曾君子

文稿整理:左禹华

栏目监制:陈    刚


点击音频试听

图片

图片

世人皆知“颐和园”,却很少有人知道颐和园的匾额出自谁之手。


此人正是贵州印江人严寅亮。


图片


严寅亮(1854年—1933年),号弼丞,字剩庵,土家族,印江自治县阳坡人。因此他又名“阳坡山民”、“武陵居士”。 


图片


严寅亮自幼聪敏好学,十岁即能作擘窠书,十四岁为其祖父书寿匾“竹苍松茂””四字,十九岁入思南府庠,后从师吴秋庄学经史诗文,并临摹晋唐以来诸书法名家法帖,日见长进,自成一体。


图片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严寅亮赴京会试未中,入国子监习业。次年,颐和园落成,湖山宫殿廊庙亭榭极天下园林之胜,慈禧亲自主持,召至御前恭书“颐和园”匾额。


当时,京中名流,争相书献,慈禧过目,悉不称意。主事者十分惶恐,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这时恰逢庆亲王寿诞,平素与严寅亮交往甚深的翰林院编修高熙哲,托严寅亮书写了一副寿联前去祝寿。庆亲王对严书大为赞赏,便对高熙哲谈及“颐和园”园名书题及部分榜联尚未定稿,拟请严寅亮试书进献。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严寅亮知道后,甚感惶惑。他认为,朝中盛名的书法家,所书皆不中圣意,自己一个来自穷乡僻壤的落第举子哪能获选。
不过,继而又想,为何又不利用此机会试试身手。


他仔细研究了那些书稿失败的原因:由于御前献书,大都心情紧张,拘谨有余,气势不足,偶有一字或几字败笔,即通篇作废。


严寅亮无官无职,没有御前献书的资格,倒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由。并从容随兴书写了“颐和园”门额及楹联二十三副,大小匾额十八方,以楷、行草各体变化书之。慈禧审阅后十分满意,全部采用,并于便殿召见,勉慰有加,赐玉印“宸赏”一枚。


从此,严寅亮名满京城,如得其书者,无不视若拱壁,至于名山寺观,胜地楼台,有其题字,则更生色增辉。


图片


严寅亮一生,留下不少精湛的书法作品,除有石印《剩庵墨试》字帖外,还在成都“杜甫草堂”、贵阳黔灵山“麒麟洞”、修文“阳明洞”、黄平“飞龙洞”,织金赈济亭“惠此南国”等名胜留有榜题或石刻,在思南、印江、沿河等地许多友人家中所存墨迹较多,原梵净山护国寺大雄宝殿“黔山第一”木匾一块,“丰瑞桥碑序”楷书残碑一块,条屏、楹联十余副,均现存于印江民族陈列馆。


图片


图片


严寅亮楷书雄浑清健,遒劲丰润,行草纵横奔放而不失凝重。


四川名士陈矩称他:“娟秀中饶有风骨,殆集唐宋诸家之长……铁画银钩,辉映霄汉,莫不绝羡”。


图片


图片


严寅亮不仅书艺精湛,而且诗文也称上乘。如他题写的黄果树观瀑亭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文辞清新、比喻生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卢焘母墓园石联,“春晖寸草夜朗明,明月梅花慈母园”。文辞哀婉,凄戾情凝。


严寅亮书艺、诗文创作均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他处世平直,待人和蔼,其治学做人,均为后人典范。


图片


图片

主   编:陈   刚

副主编:刘焱琪
审   校:田   勇
编   辑:张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