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走进印江
“会师柏” 的见证


走进印江自治县木黄镇五甲村三甲组,一棵高大挺拔、枝叶繁茂的柏树映入眼帘,树干从中间一分为二枝,长到顶部又合二为一篷……位于梵净山下的这棵柏树大有来头。


远眺木黄“会师柏”。


1934年10月24日,任弼时、箫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辗转千里挺进黔东,与贺龙、关向应、夏曦领导的红三军在木黄胜利会师,实现红军长征中的第一次胜利会师。会师地点正是在这棵柏树下。


从那时起,这棵1000多年的柏树被当地乡亲们敬为“会师柏”。“它是全村的宝,一直以来被村民精心呵护着。”75岁的三甲组村民杨胜远聊起这棵“会师柏”十分自豪。


80多年来,“会师柏”见证着革命老区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千年之变,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甜美......

    

     千年银杏树成了“招财树”


木黄镇金厂村、金星村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西麓,这里植被茂盛,郁郁葱葱,河水清澈,是游客夏天避暑戏水的天堂。


木黄美景一瞥。


金厂村有一棵千年银杏树远近闻名。村民田茂雄就靠家门口这棵千年银杏树打了“翻身仗”。


金厂一带有金矿,从清朝以来,就有开金矿的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金矿开采达到鼎盛时期,大小矿厂10多家,山沟沟一年四季人声鼎沸……


田茂雄有四姊妹,家里排行老二,初中没读完的他,因家庭困难就加入了村里的“淘金队伍”。


“淘金,名字好听,赚的钱都被矿主赚了,村里、村民没有因为金矿致富。”田茂雄回忆过去仍心有余悸“矿洞设施简陋,多次发生安全事故,淘金成了最危险的职业。”


因为无序开采,又使用氰化钾冶炼黄金,矿渣矿石粉随意堆放,导致金厂河被严重污染,鱼虾一度绝迹。村里水源好的田土多数被矿石粉覆盖,村民种的庄稼收成微薄,家家连年歉收。


金厂河在哭泣,村民日子苦不堪言。


“村民生活无保障,那怎么办”?


“很多村民就放弃淘金,转而烧炭卖钱。”


金厂、金星、平所、芙蓉、铁厂、锅厂等村寨都伐木烧炭。那时,冬天里村村寨寨烟雾袅绕……


“卖炭不仅赚不到钱,对生态环境破坏也大。”田茂雄直言,“没得办法啊!”


1996年后,梵净山下的金矿厂被陆续关闭,2002年夏天最后一家金矿厂被关闭,木黄开采金矿的历史被终结。同时,严禁伐木烧炭。


矿厂关闭后,生态环逐步修复,青山绿水、鱼虾畅游的情景回来了。


千年银杏树下农家乐。


2002年,田茂雄开办了“千年银杏山庄”,成为当地周边第一家农家乐。山庄生意异常火爆,黄金周期间,每天100多桌。


很多人仰慕千年银杏树,带火了村里的乡村旅游。2004年,田茂雄当选为村支书,他更加下定决心带着村民开办农家乐。


金厂全村5个村民组149户568人,最多时开办农家乐就有8家。隔壁的金星村也紧跟其后,一些村民开办起山庄、农家乐。


这些年,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金厂、金星两个村共有20多个人当上了生态护林员或林管员,守护家乡的青山绿水。


2017年,因当地修偏岩水库,交通受到一定制约,导致两个村的农家乐生意淡了些。


“除了水库搬迁共搬迁61户,留下的村民,还是要依托千年银杏棵树和山水生态优势,提质乡村旅游,发展生态种养殖,让村民更多吃上‘生态饭’”。田茂雄与乡亲们对未来信心满满。


院士牵手“梵净仙菇”


梵净山下种蘑菇,人们美其名曰“梵净仙菇”。


木黄大坝是印江难得的一块坝子,土质肥沃,水质优良。好山好水木黄镇是野生菌种生长的最佳纬度带。有关资料显示,梵净山野生菌种有300多种,其中可食用的就有100多种。


木黄食用菌基地一角。


2010年,印江从浙江等地引进多家食用菌生产、销售企业,采取“股份合作、技术合作、产销合作”三种模式,培育发展食用菌产业。其中,木黄是重要板块。


有了初步效果,2012年,印江成立食用菌产业基金,再撬动社会资金,迅速做大食用菌产业规模,并对全县食用菌产业带进行重新规划布局。


2003年,木黄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被列为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按下了木黄镇“小香菇”“大产业”的“加速键”。


随后几年,木黄食用菌产业园基地投入资金3亿多元,建成智能数控型出菇大棚106栋(61056平方米),智能化食用菌工厂厂房面积32000平方米,已实现年产值10亿、产能1.5亿棒。


产业园标准化生产工厂分为制袋、制种、栽培等多个车间,需要手工劳力多,大部分工人都来自园区附近的凤仪、燕子岩、盘龙等村。今年以来,园区累计用工3万余人次以上。


木黄凤仪村村民田红贵是菌包筛选工,直接在家门口就业,一有时间就到基地里去务工,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


以前可不是这样,田红贵一家7口人,她要照顾老人、子女和聋哑哥哥,不能外出,收入全靠外出打工的爱人。


食用菌产业做起来了,也让许多木黄镇的年轻人看到了商机。


2017年,当地村民吴承敏放弃了在深圳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了家乡,做起了电商。五年来,他每年的营业额能达500万元,累计带动了1600余人增收。


为更好开发利用梵净山菌种资源,驯化更多野生菌种,实现人工栽培。2019年7月,中国工程院士李玉在木黄镇成立梵天菌业院士工作站,储备各类人才34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1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23人),形成以李玉院士等一批顶尖人才为支撑的技术团队体系。


通过李玉院士工作团队科技支撑,木黄镇食用菌实现了吊栽式立体栽培,四季皆可采摘,极大提高了亩产价值,实现增产2倍以上。


近年来,印江围绕“2+N”产业布局,以木黄食用菌园区为重点,探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菇农”组织方式,发展食用菌6.9亿棒。全县规上食用菌企业3家。食用菌产业推广“梵天菌业+”“同发+”“印龙+”,实现了“千户万菇”产值汇集。


石旮旯蹦出“金果果”


行走在印江农村,公路旁水果飘香,不时还有三五成群的村民在卖水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每天早上,昔蒲村果农杨兵霞背着从自家果园里采摘的新鲜水果到村里的甘川水果市场售卖,一天下来,好的时候有两三百元的收入。


印江石山里的水果喜获丰收。


朗溪镇昔蒲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过去生态脆弱,满坡乱石,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区。该村土地石漠化面积一度达5000多亩,其中,重度石漠化3000亩。


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开始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村民靠山吃山,垒石填土,种上水果,绿了荒坡,收获了财富。


如今,绿色成了昔蒲村的主色,过去的乱石“躲藏”了起来。村里的水果因为土地矿物质元素含量多、光照充足,更是水果市场的“宠儿”。


近年来,印江以昔蒲村为主体,在朗溪统筹打造农旅一体化发展园区,初步形成山上茶园、山腰果园、山麓菜园、山下菌园的发展局面。产业园区建成区共2.6万亩,其中项目核心区1.3万亩,辐射5个村9347人,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位于印江县城北部的杉树镇,过去生态脆弱,石漠化严重的地区。该镇在脱贫攻坚中实施 “整乡推进”,从面上改变了全乡贫穷落后的面貌。2014年以来,重点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局部实施精准战术,实现了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印江乡村一景。


如今,杉树镇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采取“山顶种茶、山腰种果、林下养殖”思路,规划了“何家梁子生态茶叶产业示范带、何家片区精品水果产业示范带、鸡冠山片区生态产业示范带、杉树片区畜沼果产业示范带”四个产业带,建成了茶叶、新宅果酒、对马菜籽油、永靖红苕粉等深加工厂,推动了农业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实现农业的“接二连三”。


近年来,印江牢牢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动践行了“两山论”,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甜美。据统计资料显示,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4.7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718元、10601元。


来源:今日头条

主   编:陈  刚    
副主编:蒋智江
审   校:吴仕林
编    辑:曾君子

往期回顾


国庆长假,印江大圣墩景区近郊游受宠
【党史学习教育】印江:“三个红色” 让“党课开讲”别样红
最新!本土确诊,新增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