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街镇传真
刘学财和他的“甜蜜”事业


初秋微凉,夏天的炎热逐渐散去。田野里处处散发着成熟的味道,8月22日,在印江自治县罗场乡茶元村茂密的森林里,刘学财正忙着采收蜂蜜,随着耳边嗡嗡的声音,不一会,晶莹剔透的液体便从一块块蜂列子上流出。望着满满的一盘散发着香味的蜂蜜,刘学财微笑着。


“你们可以尝尝,真的好甜。”刘学财放下采蜜的器具,招呼着我们。

今年31岁的刘学财是罗场乡茶元村人。早些年,他和村里的所有年轻人一样,在外面打工。他做过外面工,也进过厂。但家乡的那根绳一直牵挂着他。于是,2018年,有了一定积蓄的刘学财决定回乡干点什么。


罗场乡茶元村位于梵净山腹地,海拔1170米,森林覆盖率达82%以上。

“我知道我们家乡的生态好,山上一年四季都开满野花。所以就决定养蜂。”作了决定的刘学财说干就干,于是,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从遵义买进了60桶蜜蜂,开始了他的养殖之路。


刘学财把他的60桶蜜蜂全部放置在了山中,当年收入500多斤蜂蜜。然而,那年冬天的那场大雪,冻死了刘学财的48桶蜜蜂。

“搞养殖,难免有失败的时候,但是如果我放弃了,那不就是前功尽弃了吗?”望着空空如也的蜂箱,刘学财没有放弃。第二年春暖花开时,他又从遵义买了20桶中蜂回来养殖。


2019年的秋天,刘学财收获了600多斤的蜂蜜。就因为有了那次教训,一进入冬季,刘学财就会把蜜蜂全搬到低海拔的地方过冬。

养蜂的日常是忙碌的,也是辛苦的,蜜蜂养殖不光要考虑放置蜂蜜的位置和地理条件,还要掌握一些技术。

“蜜蜂会分家,如果不及时,蜂王就会带着其他的蜜蜂跑,也要防止马蜂偷蜜、吃蜂蛹……”于是,“巡山”便成了刘学财的日常,他要找到马蜂窝,然后把它消灭。


刘学财通过在网上学习、政府组织到外地培训,加之自己的实际经验积累,他自己摸索出了一套养殖方法。他也开始研究如何做才可以提高蜂蜜的产量,刘学财告诉记者,他的蜜蜂日常管理是新式方法跟传统方法结合,这样蜂蜜口感更纯正,质量更好、更易存放。

“以前的老蜂桶,它只有一层不易管理,而且割糖也不容易。也白白浪费了很多蜂蜜。后来,我就把蜂桶增加了一个继箱,二层合框的蜂桶便于管理。样,产量就高了一倍。我们采收的就是上面那一层蜂蜜,下面那一层的蜂蜜,我们就留着,作为蜜蜂的过冬粮。刘学财讲述着这些年他的养殖经验。


今年,刘学财的蜂蜜产量比往年多了很多,他预计有1000斤左右。“零售,我卖150元一斤,如果全部卖出去,今年我的收入应该可观。”刘学财笑着。

如今,大山里的刘学财成了村里大家口中的能人。他和他的这份甜蜜事业也被村民们看好,村里也有两个村民陆续跟着他发展这份事业。而他也决心要把他的这份事业做大做强,看着一个个在花间飞舞的蜜蜂,刘学财一脸的自信。(印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霞 吴仕林 图、视频/张敏





助力乡村振兴:茶元村蜂蜜销售

电话:19908564245

地址:印江自治县罗场乡茶元村



主   编:陈   刚             
副主编:左禹华
审   校:吴仕林 田勇
编    辑:吴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