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专题
【沿红军足迹 看印江变化】红色圣地的绿色“壮歌”


图片


【栏目语】讲述红色故事,弘扬长征精神,开启时代新篇。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安排部署,县属主流媒体开设“沿红军足迹 看印江变化”专题栏目,栏目采访组将沿着红军进入印江经过的乡镇、村寨,采取讲红色故事、听思想感悟、看老区变化等形式,讲述红军在印江的烽火岁月,展现革命老区的新变化,激励老区干群勠力同心书写时代新篇。

图片

初夏时节,采访组一行,继续追寻红军足迹,走进印江自治县紫薇镇大园址村,瞻仰苏家坡红军烈士墓,感受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


图片


大园址村位于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保护区,这里空气清新、树木繁茂。


1934年11月,为策应红二、红六军团主力挺近湘西,黔东独立师进入梵净山,师部驻护国寺,分成3个团驻守梵净山区域,敌人不断进犯,黔东独立师与国民党黔军和地方民团展开了一场场激战,数百名战士壮烈牺牲,完成了掩护主力牵制敌人的任务,谱下了一曲悲壮的战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87年过去,时间穿过历史的镜头,昔日战火纷飞的岁月长存于心,今朝革命老区正蓬勃发展,向上而生。


老区儿女,传承着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绿色画卷里绘就了一个个喜人的变化。有的人走出大山、有的人坚守故土,去去来来间,他们用坚韧的意志、勤劳的双手创造和改变生活。


在大园址组一颗百年香樟树旁,我们遇到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袁再林和妻子廖国英,他们守着老屋世居于此。


袁再林属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他经历过大饥荒的困苦,成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更是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役的受益人。他总说:“不愁吃穿的‘梦想’早已实现,水、电、路等得到保障也是一件好事。”


图片


有时,袁再林会与人坐在院坝闲谈,讲述黔东独立师在这里革命斗争的故事,感怀烈士们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鞭策听故事的青年要做国之栋梁。


正是一代代村民不懈努力,大园址村实现了蜕变。


2010年,为巩固退耕还林,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政策,大园址村村民多数搬迁;2011年,梵净山环线公路拉通,更加科学、合理、高水平的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2016年,“美丽乡村·四在农家”项目实施,对大园址村大园址组35户村民建房进行全面改造,并完善基础设施。


图片


得益于此,村民们寻到了发展的商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着青山过了几十年,如何鼓起钱袋子?搬迁到梵环线旁的大园址村村长梁山富思考着致富的出路,他的“富都山庄”应运而生。


梁山富的农家乐开办以来,每年有七八万元纯收入,加上在三特公司当司机,一年收入早已破十万元,夫妻俩的日子越过越美。


农村出生的他,终于“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2018年,梵净山成功申遗的喜讯传遍大江南北,黔东大地一片欢呼。得益于申遗成功,梵净山成为一张响当当的旅游名片,游客络绎不绝,印江作为梵净山的西大门,紫薇镇大园址村是必经之地。


图片


乡村旅游,成为该村发展的新机遇。


山高云雾漫,梵净出好茶。梵净山下的大园址村,海拔1100米以上,是高山云雾好茶的绝佳生长地。在当地,家家户户种茶,全村近500亩茶叶,每年产优质翠峰茶上万斤。据了解,大园址村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个,茶叶加工作坊7个,当地村民自采自收自己生产加工包装,供不应求。


图片


走进村党支部书记田儒海的茶叶加工作坊,茶香味扑鼻而来。今年,他收购明前茶茶青3900多斤、大宗茶15000多斤,目前,销售额有30多万元。


旅游和茶产业的发展,绿了山头,富了乡亲,大园址村村民在这片革命热土上,书写着他们的新华章。


“我们要守好这片热血、富饶的土地,守住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良好生态环境,让它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田儒海说。(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蔡茜 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焱琪 左禹华 视频/陈继 任露露)


图片

主   编:陈   刚   副主编:张泽琴

审   校:田    勇    编    辑:刘再权

图片

往期回顾

只争朝夕勇担当 锐意进取创新绩 ——2020年印江自治县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明确了!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 最高不超过18层
关于开展印江县城区环境卫生秩序集中整治暨“我为群众办实事”通告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