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印江 > 民俗文化
印江傩堂戏

傩堂戏是傩祭法事结束后开洞娱人唱的戏。傩堂戏剧目有正戏和杂戏之分;①正戏,即由唐氏太婆和尖角将军请出锁在桃园三洞中的24个面具,它代表24出神戏,分半堂戏和全堂戏,半堂戏12个剧目,全堂戏24个剧目。上半堂戏为《开路将军》、《安安送米》、《雪山放羊》、《押兵先师》、《柳毅传书》、《开山猛将》、《勾判仙锋》、《九州和尚》、《十州道士》、《刘十四娘打阴叉》、《关圣帝君》、《唐氏太婆》。下半堂戏为《甘生赶考》、《搬师娘》、《先锋》、《秦童挑担》、《梁山土地》、《文王卦师》、《蔡阳大将》、《梅香丫环》、《八仙庆寿》、《钟馗斩鬼》、《三孝堂》、《玉林投军》。正戏出场人物较少,少则一、二人,多则七、八人,故事情节较完整,但艺术上亦比较粗糙,只初具戏剧的某些要素,其中部分剧目是为冲傩还愿服务的,戏中夹有祭祀活动,宗教色彩亦浓厚,可从中看到傩祭向傩戏过渡的痕迹,如《开路将军》、《引兵土地》等;也有故事情节较复杂的,它的取材或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或现实生活,人物设置、情节安排、语言提炼等都较为合理;思想性和艺术性亦较高,如《柳毅传书》、《甘生赶考》已从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②杂戏,即穿插在正戏之间演出的戏,又称花花戏,杂戏已摆脱祭祀的束缚,成了独立的戏剧艺术,其主人公不再是傩堂神祗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低层人物(农民、渔夫等),亦有历史人物或神话中的人物,演出的目的也不再是为了驱逐疫鬼和祈祷纳吉而是娱人,使人们在娱乐中领悟生活和命运的真谛。杂戏的剧目丰富,有的是从其它剧中移植而来,亦有傩戏艺人创作的,如《张少子打鱼》、《陈幺八娶小》、《傻二赶场》等,这些剧目情节生动,郁郁艳艳,语言诙谐,词理温润,如玉笛横秋,娱人性强,具有世俗色彩,彻底清除了傩堂神祗和宗教迷雾,映射出人性的光芒,它对印江花灯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