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走进印江 > 民俗风情
甲山惜字塔

甲山惜字塔位于峨岭镇甲山村李月生住宅前,印江河北岸印德公路旁。坐北向南,北纬28º00.632´,东经108º22.999´,GPS(海拔)470,坐标14米,塔顶为圆球,直指苍穹,东临梵净山支脉河缝断谷,西俯“美人跳崖”、“金盆滴水”;北倚千山,神峰耸翠,南窥印水,日夜奔腾。它是印江民间礼文思进、恭敬焚文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文运昌盛、惜字如金的文明文化。它与依仁书院、文昌阁遥相呼应,品字鼎成,为我们留下了一串又一串文明足迹。游人慕名而至,学者瞻而肃立,可堪为印江文化旅游线上的一颗灿烂明珠。

惜字塔为四层六面正棱砖石塔,基浅塔高,陡沟青瓦,塔球对天,翘棱檐飞,造型独特,古朴典雅,是当地土家人礼文焚字纸而建。据当地老年人介绍,此塔清咸丰七年(1857年)冬季破土动工,次年六月落成。固塔的东西紧连关帝庙,又与依仁书院、文昌阁遥遥对峙,便在其西同时建起仓颉小庙。以表示对文字发明者——仓颉的敬仰。咸丰八年(1858年)正式揭所,迄今已有150年的历史。

塔系料石、火砖镶砌而成,通高10米。第一层下半部为石块砌成,基础及底座宽于石塔身0.05米。石砌六运,每运六块,环环相扣,交错叠砌,高1.78米,边宽0.88米。石块与砖砌部分街接处呈弧状向外增宽0.05米,叠砖垒砌。之上共三层,均系青砖砌。第一层边宽1.08米,第二层边宽0.98米,第三层边宽0.88米,塔顶为圆球。正南面二层上部开有隐形“n”字门,门内又有高0.3米,宽0.18米的方形门孔。通过该孔获知石砌部分为实心,砖砌部分为空心。“n”字门上方有一凹陷小额,阴刻“惜字所”,字16厘米见方,落款为“咸丰八年七月上浣吉旦”。门孔两边有对联,已风化剥落。三、四层正南面有隐形花窗。“惜字所”盖因成塔状,地方百姓呼为“惜字塔”,意思都是写过字的字纸要集中礼化,不能随意乱扔,不然就是亵渎神明,对不起列祖列宗了。

据当地老人们回忆,原建塔时未下基础而平稳,仅铺0.3米厚的乱毛石,其余全为泥土,历经一百五十载,塔固如初,毫无倾斜下陷。1988年印德公路擦塔而过,施工人员沿塔基垂直挖下1.6米平路基,塔身依然迄立,安然无恙。这种“高塔浅基”的建筑尝试,不要说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即便是今天,建筑师们也不会冒险采用。印德公路通车后,施工队在路基上垒砌0.45米宽的保护基。1994年,李月生在此建房于塔北紧贴又加固塔基,宽3.68米,高1.85米,现保护较好。

在“三普”田野调查中,笔者发现,修建甲山惜字塔有许多传说,美丽而动人,今择其一二,与读者共享。

很早以前,甲山村房屋稠密,人丁兴旺。不知过了多少年,这里的居民病的病,死的死,逃的逃,十室九空。老人们见此惨景,便去请来风水先生察看,风水先生翻山淌水,穿越了甲山村四周茂密的森林,查到甲山村北面坡的山湾里有一个硕大的山洞,形似虎口大张,呈吃人状。风水先生说,洞口处有生灵的地方都要遭殃,必造“文武箭”塘塞虎口,方保无事。传说惜字塔正好是合二为一的“文武箭”。于是,村中居民纷纷集资捐物,建起了惜字塔。塔建成后,村中居民百做百顺,人人平安。今此山洞人称“老虎洞”,位于原纸厂高位水池靠东下。

又说峨岭关山梁是一根大秤杆,县城属盆地则为秤盘,秤盘里空空如一,使巨秤失去平衡,导致地方百姓过不上安稳日子。于是,便在秤盘的中央——依仁书院(现为民族中学)旁修建一座宝塔作为砝码,使巨秤达到平衡。这砝码就是现在的文昌阁。阁原为九层,因那时科技不发达,计算中出了误差,修到七层无法再修,砝码相应变轻了,巨秤又失去了平衡。为了补之不足,又增加小砝码,即修甲山惜字塔,人们亦称“小文昌”。

传说终归是传说,亦具迷信色彩,实不可信,但按塔上题额,作为惜字场所是无可非议的。

从文字学说观点来看,中华文字,代表文明。相传为仓颉创造文字,这一创举,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千百年来,在儒家学说的影响下,我们的先辈长期流传下来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这观念在今天不尽对,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德。古人惜字如金,视若神品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对文字和字纸不亵渎,不愿让字纸随意糟蹋、零落污秽,一旦在路上发现字纸,就把它们集中起来送到专用的火炉中烧掉。据有关资料表明,过去这些专用的火炉被称为“字纸亭”,常建在孔子庙、文昌帝君庙、官府和书院等地附近。字纸亭的大小各种各样,一般建成塔形。

甲山惜字塔,是人们礼文焚字而建。塔小而不俗,低矮而不庸,与“文昌阁”相比各具其美。自清咸丰七年(1857)建成至今,焚化了不少学子的文章字纸,练就了不少的文豪大家,在印江历史星空的星座上,像周冕、肖重望、王道行、周以湘、严寅亮、思基等,永远闪烁着土家人的辉煌。古朴典雅的惜字塔,高塔浅基的惜字所,在今天,是我们研究印江文化发展的见证物,是印江文化从单一走向繁荣的象征,亦是装点西城平添一景,我们应该珍惜它、保护它、打造它,创造印江文化与经济共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