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走进印江 > 民俗风情
印江宋元时期蛮洞分布与明清“洞寨遗苗”考

历史上印江朗溪在蛮夷自治中,其基层政权设置最早,早在宋元时期,印江朗溪地区在裁撤思王县后,因派不出流官,中央政权采取“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化整为零”的方式让其地方蛮酋首领自推公认的苗头作为洞官。统治阶级当时担心的是大政权谋反,对于无足轻重的洞级政权根本不放在心上。但又表示中央政权对地方政权并没有放弃,仍在版图之内。当时在朗溪设流官的情况是有其历史意义的。历史记载说法不一,有说是因为纪念公元前27年最后一个夜郎王兴被诛,即思念夜郎王之意而设“思王县”。亦说此地为隋唐思州之核心地段,亦说隋开皇五年(581年)辟黔始祖田宗显被推举为思州之王。而考其历史,的确于唐武德三年(620年)在此设思王县(治所在今朗溪区朗溪乡王家桶子)。宋建隆二年(961年)废思王县,改为朗水洞,其他十五洞依旧存在,以地方蛮酋首领自推领袖,设洞官,治洞人。元泰定元年(1324年)废朗水洞。明洪武五年(1372年)沱江宣抚司的宣抚使田儒铭率其五子(茂文、茂弼、茂良、茂能)与朗溪、印江地的罗、吴、龙、杨、王、石、游、乜、胥等姓苗民争夺领地,与苗头罗大车、罗大保、杨绒飞、王化闪、吴开新等交战数年,后因地形不熟,兵挫地蹩而败退。田儒铭撤回沱江宣抚司后,又经五年准备,暗中联络厥册蛮夷长官司长官任嗣宗(厥册司治所在今花园池坝村一带),又结盟思邛江长官司长官张坤载为义子,得到思邛、厥册二司助剿。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沱江宣抚使田儒铭受思州宣慰司之命,再次率其五子及土兵三千余人攻打朗溪。屯兵三月之后,以思邛江长官司、厥册蛮夷长官司、归附沱江宣抚使田儒铭的大苗头罗大车、二苗头罗大堡所辖蛮洞一并归附,这些蛮洞是:迎恩、落囿、木良、亥溪、司前、鬼治、鬼寅、富溪、高寨、增旺、逐水、岺台、吉道等洞。归附后罗大车辖下九洞,即吉道、岺台、逐水、增旺、高寨、富溪、鬼寅、鬼治、同前等洞;罗大堡辖上七洞,即亥溪、木良、落囿、木桶、木社、木黄、迎恩等洞。

考其当时苗民聚居的十六洞分布位置,大部分处于今印江东南、东北部,正东和东南部为十六洞核心地带,东北部为厥册蛮夷地的部份苗民散居地,其蛮洞地分布如下:

亥溪洞:即今陡溪村、沙坝村、水田沟村、茶园坨村、木根村、民光村(原名大水塘)、坳沟村(原名雷打树)、转龙村(原名老雀)、雀鸡村(原名石场堡)、中姚村(原名四方坪)、金城村(原名城堡岩)、大院村(原名向家寨)、九龙村(原名陡子溪)、下陡溪村(原名石朝坡)。

木黄洞:明代以前为仁溪洞,即今木黄镇。明时木黄洞辖三合村、地茶村、格底(原名西台山)、阳坝村(原名穴阳坝)、井岗村(原名张家沟)、红花村(原名李家沟)、关堂村(狮子背)、五甲村(原名舞阳泉)、老寨坝村(原名老寨)。明时该洞的自然村寨有白水溪、蛋家坝、岩底、岩底、闷洞、冲些沟、井岗、枫香坳、猫塘、楼贯、田水、格底、下格底、通大溪、坨里、冲子湾、灯梭、地茶、岩口坪、土地湾、三里沟、关堂。

木桶洞:今木黄镇新民、七百渡村、平洞口村、荣光村、新民村(原名号上)、新光村(原名镇口山)。明时木桶洞的自然村寨有号上、岩淝口、寨黄坳、跳墩、范家碥、桶子头、牛洞坝、镇口山、下黄坝、白岩湾、石板滩、樊树湾、深基坪、独山、坪洞口、岭图寺、官院、店子上。另辖今松桃自治县境内甘龙镇红石村、凯梭村、石响村、百鸟村,石良村、格善村、肖家寨,松桃自治县乌罗镇的中利村、田家寨、上街村。三阳村、小河村、木材溪一带。

木良洞:即今木黄镇建厂(燕子岩)一带:即今桅杆村(原名桅杆嘴)、大坳村(原名砂石)、木盆村(原名钟家寨)、高山村(原名大寨)、乌溪村(原名新寨)、盘龙村(原名平河坝)、昔平村(原名道岗)、金厂村、金星村。明时木良洞的自然村寨有燕子岩、简家沟、甘田嘴、关田、转塘、青杠坪、打磨沟、火焰坡、到角、拍陇田、凉天坡、盘龙、凤仪、高石坝、搭末转、乌溪、普子坳、姜家湾、二黄土、查家寨、桅杆、格罗、谌家大坨、窖之山、坨琴。

木社洞:即今新业乡一带,即文昌村、木社村、中河村(原名河口沟)、丰塘村、格山村(原名格山洞)、居龙村(原名居龙片)、芙蓉村(原名张家坪)、平所村(原名滕家沟)。明时的村寨有:丰塘、两岔路、东转坪、文家沟、水落、熊洞、地俗、格山、刘家湾、罗家湾、唐家沟、向家寨、宋家湾、朗树坪、黑巷子、坪所、张家营盘、刘家湾、苏马堰、铜鼓坡、居龙片、杨家沟、樊家片、梁家坪、坪美坝、麻阳寨。另辖有今松桃自治县乌罗镇的高洞村、鸳鸯嘴村、长千岭村、甘溪村、冷家坝村、擂钵底村等。

落囿洞:即今新业乡的落坳一带,村寨较为分散零星,即格山村、下落坳村、中落坳村、杉树坪、红狮洞、杨家堰。

迎恩洞:即今永义乡一带(梵净山金顶脚下建有迎恩寺而名)。明时这一代地广人稀,森林茂密,野兽出没频繁。黔名山——梵净山区建庙成风,一时间大小庙宇达百余处,其中将天庆寺、承恩寺、天池寺、坝梅寺定为四大皇庵。每年将当地贡赋和皇粮(即当地赋贡)交到皇庵里,由住持僧每年用清册,向朝廷呈报一次。本洞辖团龙村、大园子村(又名苏家坡)、袁家林村、豆凑林村、贯顶、杨柳塘村等、另有罗场乡的两河、下水塘、小官庄、拖船溪、快场村、寨口村(原阳卷),茶园岭丰村(原名开科坝)、枫香坪,江口县德旺乡的迎风村、红光村、龙溪寨、坝梅寨、大河堰村。

吉道洞:即今朗溪镇之坪柳一带。所辖村寨有坝峨坪村、慕龙村、后河村、河坎村(原名仡倮营)、竹园坝村、官寨村、石前村、尖峰岭村(原名快包溪),国家坪村、坪杨村(原名苦竹林)、竹根坡村、白元村。明时该洞的自然村寨有坝峨坪、慕龙、仡倮营、格当、仡尖、仡屯、块色溪、常文、快寅、快邓、快闹等村寨。

岑台洞:今缠溪、两河西部、罗场乡西南部以及曾家大部地区为该洞辖地,自然村寨有:平窝林、两河口村、泥各坪村、清河村、艾梅寨、竹园坪村、塘池寨村、杨柳塘村、干家寨、曾家坳村、青杠林村等。

逐水洞:即今缠溪镇及打杵部分地区,即靛厂村、仙鹤坪村、坨下村、广东坪村、倪家沟、方家岭村、龙家沟、许家寨村、客店沟村、塘房岭村、观童寨,打杵坳村、朗堕村、格板莽、楠星村、周家坳、斋堂、麻园沟等自然村寨。

增旺洞:即今合水新场一带,该洞所辖的村寨有今汤井村、符家沟村、大保村、羊阁老村、土洞村、茶罗村、普子村、石窝(亦名香树坪)村、兴旺村。明代该洞已形成的村寨有岭丰坡、地坪坪、坪楼、严子坝、磨刀口、普子岭、茂杆、茶罗、石万、官庄、兴旺(亦叫增旺)等。

高寨洞:即今合水镇的高寨村、水转村、鱼泉村、兴台村、双林村、张家塘村、木腊村、昔河村、合水村、莲花穴村、三坪村、新槽村、小杉森村、屋基坪村、白云村。该洞在明时所形成的自然村寨有高寨、根基坡、莲花穴、水转、坪峨、巴石岩、鱼泉、深溪沟、兴台、紫台、鳌里、郊北、小安土、木腊。

富溪洞:今缠溪镇的部分村寨,即新阁村、水塘村(原名牛朗关)、双龙桥村、孙家寨村、曹家山村、下铺子村、驷马村、圭地塘村,新寨乡的龙塘村、枫香坪村。该洞明代已形成的自然村寨的有上马墩、丁木关、牛郎关、驷马寨、梓木坪、安家寨、栗子园、汤家井、苦荞寨、土地堂、旋坑坨、下铺子、岸家坪、宋家湾、龙家坡、孙家寨、罗木坪、官堰、四方屯、窝坨、龙溪沟。

鬼寅洞:即今朗溪镇的甘龙村、前南槽、老万坡村、泡木村、塘岩村。该洞在明代形成的自然村寨有泡木坨、半牙、三峡湾、塘岸、太阳坪、三星半月、老万坡、周家坨、格格、格格坨、甘龙、前南槽、吴家槽。

鬼冶洞:即今新寨乡凯望一带,又名鬼旺。本洞所辖的村寨有乐洋村、高峰村、凤和村、泗塘村、凯望村。本洞明代已形成的自然村寨有吊井坨、火烧寨、齐梁、红沙坨、周家寨、邹家寨、凤舞槽、凤别、乐洋、寨上、尧都坝、残阳坪、瓮棚、甘溪。

司前洞:原名朗水洞,是唐武德年间所设思王县故治。即今朗溪镇朗溪村大部村寨,有十里村、昔蒲村、河西村、川洞村、朗溪村、孟关村、小尧村、大尧村、川岩村、白沙井村、峨岭村。本洞在明代已形成的自然村寨有朗溪、上坝、椿木坪、十里村、上长坡、昔蒲寨、满阳坡、坪崇坝、孟溪坎、河西寨、鲊哪盆、孟关、大尧寨、峨岭关、中寨、雀子坳、白沙井。

此外,明代以前印江北部苗族分布主要居住在厥册蛮夷司境内。即今六洞村、塘口村、青球村、十字村(亦名小郎坝)、红木树、余家坳村(即花园)、池坝村,凉水村、红星村(原名茅草盖)、炉堂村、曹水溪村,沙子坡、桂花村、酸草坝村(亦名马家庄)、麻竹园村、石槽水村、天星村、韩家坪、四坳村、邱家村、冷草村、韩家坪村、庹家寨、石坪村、杉树乡的顾家寨、联营村、群联村、永靖村、杉树坳村、毛寨、米溪村、小毛寨村、岑塘村、柏果坪村、联合村、龙井坝村、以及刀坝乡的保和村、席联村、苦竹元村、庙坪、喻家岩村、白金岩村。另有沿河自治县境内的谯家镇共和村、堡上村、利群村、桂鲜村,白石、红旗村、东风村、德江县的枫溪、龙泉村。

宋景定元年(1260年)以后,印江地区苗民逐步向东北部扩散移居,主要分散在边缘村寨,天堂镇的红溪村、马井村、开兴村、百户村(原名罗百户)、曹家村、陡溪、大院村、九龙村、金钱村、石朝坡村、木根坡村、民光村、转龙村、沙坝村、花园坨村,兰克、哨堡村、新泉村、来安村、洞沟村、全民村、田坝村、安家坝村、民丰村,刀坝乡的天坪村、会堡村、风谷岭村、大屯村、下大坪村、前寨村、核桃坪村、罗南溪村、共和村、南家山村、席联村、保和村、庙坪乡的联丰村、铺子岭村、大宅坝村、庙坪村。今松桃自治县境内永安、木盆村、茶园村、武官村、鸣珂村、黄泥堡村,麻阳、猫山、大树弯村、麻阳村、天堂村,红石、凯盐溪村、凯梭村、百鸟村、格善村。

正南方向的洋溪镇的转塘、小河洞、板桥沟、冷水塘、老寨、中寨、段家寨、陡河、瓮甲、小寨(即洋溪)、毛家嘴、木合冲、曾心沟、大木现、小溪沟、改家山、汪家沟、胡家坡、叶家坡、三岔坪、徐家寨、银坳、朱家岩、大燕,杨柳、凯上坪、黄家湾、王家湾、圭梁、杨家寨、沙坝、龙洞湾、新屯、崔家山、狗田坡、姜家湾、昌家寨、茶山、五龙槽、铁罐坪、肖家沟、灯盏窝,坪林、大穴场、谭家山、官印、张家沟、余家沟、蒋家沟、芹菜塘、老木坪、堡山槽、柏杨坪、鲁蒲塘、车坝、坟坝、坝上、平木、木耳寨、庙嘴、红家寨、王家坡,桅杆、蒋家坝、格优寨、坪塘、铁矿坪、旺田坝、曹宝山、赵家沟、梨树坪、白沙溪。另有石阡县石因、丰坪、楠桥、李家屯、龙塘、大庄、营盘坳,公俄、龙塘坳、公平、行路溪、小溪等寨,江口县罗江、沙岭、雪顶坡、王寨、太极山、小溪、大屯、张家寨,红石、东南部、江口茶寨、部分自然村寨。

东北部的板溪村、大坪村、下洞村、青山村、勤丰村、文武村(原名龙文)、沙坡村、杉林村、渠沟村、凯塘村、高枧村、茂龙坡村(亦名泉溪)、上洞村(亦名风神堂),三汉圭等。据《嘉靖思南府志》第一卷中载“黔中地在荒徼之外,蛮夷杂居,语言各异,居郡东南者若印江、若朗溪,号曰南客,有言语多艰駃,不可晓。”

在洞官制时代的宋元时期,直到明代中叶,印江地区的苗族语言完整,民风古朴,通称“南客”,发展到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在思州地先置军民万户府,后改置思州军民安抚司。由于这一带苗民经常起事,治所被毁,由龙泉坪迁治到清江。元末镇远侯田茂安据其地以献明玉珍,创立思南道都元帅府,而田琛继续袭思州军民安抚司职,将思州地分为两部(即思州和思南)。宣和四年(1122年)废思州治。这个时期,夔州路大小蛮酋首领,相互争夺领域,战乱无常,苗民首领王辟首先在思州起事。建炎三年(1129年)思州蛮酋首领冉守忠聚姓九十余族,数以万众聚义。

定六年(1213年)思州蛮首苗宗范聚集民众起义。元至正三年(1337年)有陕西咸宁府进士张恢,朝廷授命征剿思州,并以思州为祚土领域,并赐中亚大夫,将其土职传至张焕。苗民不服,张焕联合东路总管李显忠,四川宣抚司郑刚忠,思州军头领田宗翰,联合征服。将这一带苗民强行驱逐,迁徙至黔东南和乾州镇筸(凤凰一带)实行强行汉化。此外,被迁苗民出现多次返乡大行动,集体返乡,其中最大的有明成化二年,嘉靖五年,直至崇祯年间都有在外地收买《田氏族谱》偷偷返乡的情况,较为突出的就是罗、吴、杨、石、龙、游、王、乜、胥九姓苗民。

当今的“九姓苗”,仅是“赶苗夺业”时期的极少部分和返乡部分苗民之后裔。语言和其他苗族特征大部分消失,成了所谓的“熟苗”。

按其现有的印江地域,明初便有三个较大的土司鼎立,同隶思州,这就是思邛江长官司、朗溪蛮夷长官司、厥册蛮夷长官司。明《思南嘉靖府志》中和清《道光思南府志》、道光《印江县志》、民国《印江三期报解》、《贵州通志·印江采访》所记述的印江四十八苗寨遗民,无确切定位,只有古老的“九姓苗”寻踪,凡九姓苗中无论哪个土著大姓,聚居单姓总人口在200人以上的,便是当年九姓苗老土著之一。如龙家山龙姓,高寨吴姓,石万王姓,凯望杨姓等这些都是明清四十八苗寨老土著之一。其他九姓苗民聚居与零星分散者均可追踪得知,据不完全统计,印江明清遗苗计有80余寨,此文不再例举。